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

和日本小学生吃饭

来源:    发布日期:2016-03-02 15:04:26   阅读量:0

  和日本小学生吃饭

文/静茹

  到日本小学参观考察。从日本孩子吃午餐的很多细节中,我感受到了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教育力量。我们常说“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,可真正的起跑线不是知识、成绩,而是习惯以及这些习惯背后的价值理念。

  我们刚进来的时候,看见一些孩子穿着白大褂,戴着口罩、帽子,拿着餐具拎着沉重的牛奶箱迎面而来。原来他们是帮厨的学生,每天都抽到一个班,不管大小学生,都要参加,主要负责帮助厨房做饭、准备餐具等工作。

  教室里的日本的小朋友,已经坐好等我们了,等到我们都坐下来,他们才动了筷子。我对面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,她友善地帮我解开牛奶瓶上的绳子,打开后立刻将绳子和封盖分成两个杯装起来。原来,塑料包装和纸质封盖要分别处理。这就是垃圾分类的教育,从娃娃抓起才会在整个社会延续实施下去。

  菜也快吃完了,这时候,翻译用日语说了句什么,很多孩子高高举起了手。 然后他们跑到前面围成一个圈,猜拳,一个个被淘汰,剩下几个胜出学生。胜出的人欢天喜地跑到箱子里拿了一瓶牛奶来喝。 原来,剩下的没发完的牛奶,用这种方式来分发。牛奶喝完,饭菜吃光光,所有日本小朋友都把牛奶瓶倒着放在托盘里。这个微小的细节告诉我,他们受过训练,瓶倒着放,这样不容易走路的时候倒下来摔坏。

  这时我注意到,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,都有一个牙缸,吃饭后,他们就立刻刷牙,这样的习惯,在学校里就养成,一生都会坚持。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吃完了,下面的场面,就是终生难忘的了。很多日本孩子开始自觉地干活了。没有监工和指挥,各自找能干的活。有的同学负责把托盘叠得很高很整齐,有的负责拎桶擦桌子。看到这里我想,看着日本孩子吃午餐的全过程,中国的家长们会感慨的。

  法餐中逆袭的“土豆君”

文/马之恒

  这两天,吃货界被一则关于马铃薯的消息刷屏:“土豆君”正式成功从蔬菜界逆袭,将作为继水稻、小麦、玉米之后第四大主粮,被呈上我们的餐桌。

  事实上,由于土豆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能源能量,并满足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,在很多国家和地区,土豆早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主食。

  去年年初,我有幸前往法国旅行,得以感受土豆在法餐中的角色。或许是由于烹饪和食用都过于快速,法国人对薯条怀有复杂的情感。他们一再宣称薯条起源于比利时,以此表达对邻国粗鄙生活方式的轻视并寻找优越感;而在让·雷诺主演的喜剧片《三星大厨》里,一群嗜好薯条的粗鲁汉子嘲弄了未来的名厨,似乎也反映出一些法国人对薯条“入侵”餐饮业的不安。

  但事实上,即使是在崇尚浪漫和优雅的巴黎,薯条也早已登上了为数不少的餐桌。虽然它们的角色往往只是“百搭”式的配餐,很难像比利时的同类一样成为被单独享用的正餐主菜,但这种“跑龙套”的状态,同样能让它们遍布于法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。精心煎成七分熟的T骨牛排,或是上好的三文鱼肉和一份薯条共享一只精美的白瓷盘。至于我酷爱的土耳其式烤肉套餐,同样是用一份薯条搭配夹在阿拉伯式面包或卷在薄饼里的烤鸡肉,5欧元(人民币35元左右)就可以吃到撑,可谓廉价又美味。

  虽然土豆还不能代替法国人对面包和意大利面的热爱,但薯条易于机械加工、大量生产和能够长时间冷冻保存的特质,让它在法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。而对于想要节约花销或是不愿辛苦做饭的人们来说,薯条和它所代表的工业化烹饪,提供了一种兼顾便捷烹饪和食材有机结合的可能性;至于如何让薯条变得更为优雅,则有赖于创造力的火花。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