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
APP下载
扫码下载APP
融媒矩阵
  • 人民号
  • 科普号
  • 北京号
  • 微博号
  • 头条号
  • 腾讯号
  • 百度号
  • 央视频号
  • 抖音号
  • 微信号
QR Code
当前位置: 首页 正文
血尿问题,不能忽视
2025-01-13 来源: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:1765

撰文/代广军

小便带血(血尿)常让人惊恐万分,有人误以为是“得了癌症”,也有人因暂时无症状而掉以轻心。事实上,血尿可能是泌尿系统的“求救信号”,背后隐藏着从感染到肿瘤的多种疾病。本文带你科学认识血尿,掌握关键应对策略。

一、血尿的两种类型

1.肉眼血尿

尿液呈洗肉水、浓茶色甚至鲜红色,肉眼可见。颜色可因血液停留时间不同而变化,如新鲜血尿呈红色,陈旧血尿可呈棕色。

注意:女性需先排除月经污染。

2.镜下血尿

尿液颜色正常,但尿常规检查显示每高倍视野红细胞≥3个。

特点:部分镜下血尿患者可能由膀胱癌引起,需结合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。

二、血尿的常见病因

1.泌尿系统疾病(约占80%以上)

病因有以下几种。

肾结石

典型特征:突发腰痛伴血尿,疼痛向会阴放射。

膀胱炎

典型特征:尿频、尿急、排尿灼痛,血尿终末加重。

肾小球肾炎

典型特征:尿液泡沫多,伴水肿、高血压。

泌尿系肿瘤

典型特征:尿液泡沫多,伴水肿、高血压。

2.全身性疾病

血液病:白血病、血小板减少症(伴皮肤瘀斑)。

传染病:流行性出血热(高烧、头痛、眼眶痛)。

3.其他原因

药物:利福平(尿液变橙红色)、抗凝药过量。

剧烈运动:马拉松后偶见一过性血尿。

三、伴随症状的警示意义

疼痛部位提示

腰痛 → 肾结石/肾炎

排尿痛 → 膀胱/尿道炎症

发热:警惕急性肾盂肾炎(体温>38.5℃)。

血块形态

蚯蚓状血块 → 可能来自上尿路(肾、输尿管)

不规则血块 → 多源于膀胱

四、诊断“四步法”:揪出真凶

第一步:尿红细胞形态分析

变形红细胞>70% → 肾小球源性(如肾炎)

正常形态红细胞 → 泌尿系结石/肿瘤

第二步:影像学检查

超声:筛查结石、肿瘤、肾积水(无辐射,首选)。

CT尿路造影(CTU):可清晰显示泌尿系统解剖结构,检测>5mm的病变。

第三步:膀胱镜检查

直接观察膀胱、尿道黏膜,必要时取活检。

第四步:血液检查

血肌酐(评估肾功能)、凝血功能、肿瘤标志物等。

五、治疗原则:对因施策

感染性血尿

抗生素治疗(如左氧氟沙星),疗程7~14天。

结石性血尿

<0.6cm结石:多饮水+排石药物。

>0.6cm结石: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。

肿瘤性血尿

膀胱癌:经尿道肿瘤电切术+术后灌注化疗。

肾癌:部分或全肾切除术,腔镜手术微创化,恢复快。

肾小球性血尿

低盐优质蛋白饮食,ACEI类药物(如贝那普利)保护肾功能。

六、这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!

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(膀胱癌典型表现)。

血尿伴单侧腰部包块(警惕肾肿瘤)。

血尿合并少尿、浮肿(急性肾衰竭信号)。

七、日常预防指南

饮水利尿

每天饮水1500~2000ml,避免尿液浓缩。

柑橘类果汁(含枸橼酸)可抑制结石形成。

忌口清单

草酸高的食物:菠菜、浓茶、巧克力(增加结石风险)。

腌制/熏烤食品:亚硝酸盐可能诱发膀胱癌。

高危人群筛查

吸烟者:每年尿常规+尿脱落细胞学检查(膀胱癌风险高3倍)。

结石病史者:每半年超声复查。

八、常见误区破解

误区1:“血尿颜色越深,病越严重”

真相:少量出血停留膀胱时间长会颜色变深,但与疾病严重性无直接关联。血尿的颜色深浅与出血量、停留时间相关,但是否伴随疼痛、血块、蛋白尿等更具诊断价值。

误区2:“孩子血尿肯定是肾炎”

事实:儿童一过性血尿常见于剧烈运动、高烧,需结合尿红细胞形态判断。

误区3:“血尿消失=病好了”

警示:膀胱癌可能间歇性血尿,无症状期仍需彻底检查!

九、结语

血尿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告信号,既无须过度恐慌,也绝不能置之不理!及时规范就诊,完善检查,多数病因可早期发现并治愈。记住:无症状≠无风险,早诊断,早干预,早康复。

(作者单位:河北省青县第二人民医院)

典赞时刻·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
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
医路·新青年: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
要闻关注
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“北京篇章”—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
机器人“顶流”组团亮相科博会,它们除了跑马还有哪些本领?
关键技术、数据集开放,“天工”将有更多兄弟姐妹!
揭秘“地下东六环”: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“十车道”
推荐阅读
如何通过尿液检查评估肾功能?蛋白尿与血尿的意义
2025-01-20 北京科技报
QR Code
扫码分享当前页面